高速编织机操作要点剖析 |
来源: 发布:2024/8/6 9:55:55 |
以下是高速编织机操作要点的剖析: **一、操作前准备** 1. 设备检查 - 外观检查:查看编织机的外壳是否有损坏、变形,各部位连接是否牢固,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或报修。 - 关键部件检查:检查编织机的编织机构(包括锭子、编织盘等)、传动机构(皮带、齿轮、传动轴等)、张力调节装置等关键部件是否完好无损,运行是否顺畅,有无卡滞或松动现象。 - 电气系统检查:确认电气线路连接正常,无破损、短路、接地等问题。检查控制面板上的按钮、指示灯、显示屏等是否正常工作,各参数设置是否准确。 2. 材料准备 - 纱线选择:根据编织产品的要求,选择合适的纱线材质、粗细、颜色等。确保纱线质量良好,无断头、打结、污渍等缺陷。 - 纱筒安装:将纱线筒安装在纱架上,注意纱筒的安装方向要正确,纱线引出要顺畅,避免纱线缠绕或过度摩擦。 - 穿线准备:按照编织工艺要求,将纱线正确地穿入编织机的导纱孔、张力器、编织机构等部位,确保纱线路径准确无误。 3. 安全防护 -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,如工作服、工作帽、手套等,避免衣物、头发等卷入机器。 - 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,如防护罩、防护栏等,确保在操作过程中能起到有效的安全保护作用。 **二、操作过程要点** 1. 开机与调试 - 开机顺序:先打开编织机的电源开关,然后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,依次启动各部分的驱动电机和辅助设备,如编织电机、送经电机、卷取电机等。 - 初始参数设置:根据编织产品的规格和工艺要求,在控制面板上设置合适的编织速度、编织密度、张力等参数。在设置参数时,应逐步调整,避免一次性调整过大导致编织质量问题或设备故障。 - 调试运行:在正式生产前,进行一段时间的调试运行。观察编织机的运行状态,检查纱线的编织效果、张力是否均匀、有无断纱、跳纱等异常现象。如有问题,及时调整设备参数或进行故障排除。 2. 纱线张力控制 - 张力器调整:根据纱线的材质、粗细和编织工艺要求,合理调整张力器的张力大小。一般来说,张力应保持适中,过大容易导致纱线断裂,过小则会影响编织质量。 - 实时监测:在编织过程中,要密切关注纱线的张力变化。如果发现张力不均匀或异常波动,应及时检查张力器、导纱装置等部位是否存在问题,如张力器弹簧失效、导纱孔堵塞等,并及时进行调整或清理。 - 不同纱线的张力协调:当使用多种不同材质或粗细的纱线进行编织时,要注意协调不同纱线之间的张力差异,确保编织出来的产品质量均匀一致。 3. 编织速度控制 - 速度选择:根据编织产品的复杂程度、纱线的特性以及设备的性能,选择合适的编织速度。对于复杂的编织图案或较细的纱线,应适当降低编织速度,以保证编织质量;对于简单的产品和较粗的纱线,可以适当提高速度以提高生产效率。 - 速度调整:在编织过程中,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编织速度。例如,在刚开始编织时,可以先以较低的速度运行,待设备和纱线运行稳定后,再逐渐提高速度;当出现断纱、卡纱等异常情况时,应立即降低速度或停机处理。 - 速度稳定性:保持编织速度的稳定对于编织质量至关重要。避免频繁地大幅度调整速度,以免影响纱线的编织效果和设备的运行稳定性。 4. 断纱处理 - 及时停机:当发现断纱现象时,应立即停机,避免断纱继续卷入编织机构,导致产品质量问题或设备损坏。 - 查找原因:仔细查找断纱的原因,可能是纱线质量问题(如纱线强度不足、有疵点等)、张力过大、导纱装置故障等。针对不同的原因,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。 - 接纱操作:在处理断纱时,要正确进行接纱操作。确保接纱牢固、接头平整,避免在编织过程中再次出现断纱或影响产品外观质量。接纱后,应适当调整张力,使接纱部位的纱线张力与其他部位保持一致。 5. 设备运行监控 - 声音和振动监测:在操作过程中,注意倾听设备运行时的声音,观察是否有异常噪音、振动。如果出现异常,应立即停机检查,可能是传动部件松动、磨损,或者轴承损坏等原因引起的。 - 温度监测:定期检查设备关键部位的温度,如电机、传动箱等。如果温度过高,可能是润滑不良、过载运行或散热系统故障等原因,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,如添加润滑油、降低负载、清理散热通道等。 - 编织质量监控:持续观察编织产品的质量,如编织密度是否均匀、图案是否清晰、有无漏针、错花等问题。一旦发现质量问题,及时调整设备参数或进行设备检修。 **三、操作结束后的要点** 1. 停机步骤 - 正常停机:在完成编织任务后,应按照正确的停机顺序进行操作。先将编织速度逐渐降低至零,然后依次关闭各部分的驱动电机和辅助设备,最后关闭电源开关。 - 紧急停机:在遇到突发情况(如设备故障、安全事故等)时,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机按钮,使设备迅速停止运行。待问题解决后,再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恢复操作。 2. 设备清理与维护 - 编织机清理:清理编织机上的纱线、灰尘、油污等杂物。使用清洁工具(如刷子、抹布等)擦拭设备表面,特别是编织机构、导纱装置、张力器等部位,确保设备清洁干净,防止杂物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下一次的编织质量。 - 纱线清理:将剩余的纱线从纱架上取下,妥善保管。清理纱线通道内的残留纱线,防止纱线堵塞影响下次使用。 - 润滑保养:按照设备的润滑要求,对需要润滑的部位添加适量的润滑油或润滑脂,如传动机构的齿轮、轴承等。定期更换润滑油,确保设备的润滑良好,减少磨损。 3. 记录与总结 - 操作记录:记录本次操作过程中的设备运行情况、编织参数、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信息。这些记录对于设备的维护保养、故障分析以及后续的生产操作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 - 经验总结:对本次操作进行总结,分析操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,总结成功的经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。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,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对设备的掌控能力,从而更好地保证编织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。 |
【刷新页面】【打印此文】 【关闭窗口】 |
上一篇:钩编机特点和优势及应用行业介绍 下一篇:关于绳带编织机应用的一些要点说明 |